青行了军礼,果断地道:“自入河套以来,带路的人都是我,将军下令转道的时候,前方无人带领,我因此大意失途,后来李将军那里没有人过来有话说,这才以为方向是对的,所以继续走了几日。”
李息呆滞地辩解道:“我没追上前营,在原地等了一夜……他们行军速度实在太快了!”
这倒是真的,战马不会一直保持跑速,大多时候是马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要是跑起来那歇得更久,这也是大多数战役步兵能跟上骑兵行军的原因,人的耐力是比马强很多的,但若领兵之人经验丰富,使得战马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既能充分发挥跑速,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那行军速度就是正常行军的两倍以上。
不巧的是,李息稳坐中军帐,极少领兵在前,木兰跟着卫青吃灰大半年,已经把这项本事练出来了,李息再要去追时,一会儿把战马累得翻白眼,一会儿歇得马闲着吃草,哪里追得上。
双方虽然各执一词,但具体时间线相差无几,卫青很快把事情弄清楚了。
前营失途好几日,李息坐在车驾内没有发现,并且因为坐着牛车,行军速度过慢落后。在前营遇敌时,李息正好派遣亲兵前去问责,战事持续时间有些长,期间李息追了一天,原地歇息一夜,不见亲兵返回,认为军队将自己抛下,所以折返,等到大军返回来寻找他,只能找到一点牛车痕迹。
这之后,大军认为主将遇敌逃走,将他们抛弃,又不想放弃已经到手的军功,决定返回去收拾战场割虏首,甚至都没象征性地派遣几队斥候去追一下李息,大军返程之后再次遇敌歼之,两次军功使得军队和李息彻底离心,另认其主。
随后这支大军在匈奴右贤王腹地携带大量牛羊和俘虏辎重七绕八绕,在右贤王追出贺兰山脉之后,才正巧赶来,正巧将右贤王前后夹击,全歼之。
这可真是一次曲折离奇的大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