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严河说,“我看已经发生了好几次这样的情况了,尤其是比较偏向于流量型的演员来说,真的轻易别碰电影,一旦碰了,电影票房一拉胯,原形毕露。”
黄楷任点头。
“所以《一针见血》的宣传策略也都是这样,以前是大家都只要实际实惠的东西,名义上亏损了都没有关系,但是现在不一样,电影公司也好,导演和演员也好,名义上的亏损也会带来实际的亏损。”黄楷任说,“导演在宣传的时候就说,电影只要能卖2个亿就能回本挣钱,非常强调这件事。”
陆严河:“《一针见血》这样的电影如果过份抬高观众的心理预期,它本身的类型片元素过浓,是会很容易给大家一种票房不达预期的感觉。”
说起这个,陆严河就想到了白百何。
这个女演员出事以后,复出,拍了一部叫《门锁》的电影,也不是什么大片,也没有什么豪华的演员阵容,卖了2.4个亿,怎么看都属于表现很不错了,结果,一群人唱衰白百何,说她出事以后就扛不起票房了。
然后就形成了一种群体印象,好像白百何真的扛不起票房了。
然后,白百何的资源就真的从电影慢慢转到电视剧市场去了。
“……”这也是陆严河为什么总是强调要控制成本的原因。
电影确确实实是个一本万利的行业,也确确实实可以一部电影就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小鬼当家》和《情书》,那都是大爆特爆的票房奇迹。
但是,陆严河其实也好几次碰到了“票房奇迹”这个概念破碎的危机。
一次是《荣耀之路》,漫长的点映之路虽然最后把这部电影的票房拉到了2亿,可如果不是反复强调“低成本文艺片”的概念,以最开始只有百万、数十万的日票房,是很容易被水军和黑子抹黑“票房失利”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