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工艺的改进】,它太朴素了,太不起眼了,带来的效益也是微乎其微,可以说是非常鸡肋。
他要不是特招生还好,这样的论文写出来不会引起什么波澜,教令院写奇奇怪怪的论文的多了去了,多他一个不多。
可问题是他是特招生啊,那论文写出来十有八九要变成好事者针对“特招生”的一把匕首:
你看这些能拿到推荐信的也就这水平了。
早点废除推举制度吧,几百年前就该废除了,除了黑幕不知道导师的推荐信还能给教令院带来什么。
...
哈罗尔特已经可以想象到要是他真这么写论文那些人会怎么说了。
而且他还真没法反驳,论文的质量就摆在那里,它的平庸是客观的,从选题开始它就注定平庸,就这题材,哈罗尔特还能把它写出花来吗。
请艾尔海森来救场都救不了,海哥会建议他直接重开。
如果他能在之后很快写出【高效液相色谱——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的新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甜花中的蔗糖、果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墩墩桃中的蔗糖、果糖含量】、【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论墩墩桃制糖的优越性】等一系列后续论文还好。
要是他能以迅雷之势甩出这些论文,最初那篇能把他钉在特招生耻辱柱上的【甜甜花制糖工艺的改进】反倒会被作为“席卷学术界的风暴来临前最后的微风”而被人称道。
哦,真该死,提瓦特也没有蔗糖和果糖的概念,毕竟连甘蔗都没有,那还要加一篇【关于糖的分类的研究——蔗糖、果糖、葡萄糖】。
那还写个屁啊。
就须弥目前的科技水平,他定制好实验设备之前就要被教令院迫于舆论压力除名。
哈罗尔特可是很现实的人,他没有兴趣和须弥其他学者或是教令院高层玩你追我赶的游戏,因此,【甜甜花制糖工艺的改进】变成了哈罗尔特否决的第二个方案。
但现在,哈罗尔特不得不将它看作备用方案之一。
因为骗骗花太难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