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清楚,现在商品倒卖、腐败等问题,不断滋生,且日益严峻。”
李建昆点点头道:
“刚才不是说到,改革必将伴随着阵痛吗?在这件事上,我想把‘阵痛’,替换成‘代价’。”
李建昆叹息一声道: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毫无弊病的万全之策。
“那么想要成功,付出一定的代价,就避不可免。
“为什么会有价格双轨制?
“不正是担心步子一下迈得太大吗?治大国如烹小鲜,我认为这样走没有任何毛病。
“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的改革,重点在于价格改革,但我认为,目前我们全面放开价格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根本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货币信心不足。
“我们需要给国内国际,一些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利用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来增强人们对于人民币的信心,随着时间推移,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会越来越多,多种经济不断做出贡献,市场上的商品也会日益增多。
“等老百姓不需要再担心物资短缺,类似抢购、囤积商品的情况,自然也就会逐渐消失。
“到那时,我们便拥有了一九四八年西德经济改革时的基础。
“也才是我们全面放开价格的时候。”
李建昆顿了顿,道:“必成!”
这不是他的个人思考,而是历史告诉他的。
前世这一过程,我们走了十三年,从一九七八到一九九二年。
当然,中间打了岔。
倘若他今天的提醒,取得成效,兴许可以将这个时间缩短至十年内。
“我还以为你有什么高见。”
旁边传来声音,道:“说来说去只是一个——等?”
李建昆望向弗里德曼,皱起眉头,喝问道:“如果全面采用休克疗法,出了问题,这个责任你来负吗?!”
“首先,我希望你明白一点,是你们邀请我过来的。”
弗里德曼不紧不慢道:“其次,没有任何计划,不存在风险。
“最后我想说的是,与其漫长的等待,何不尝试一下?你们的制度也有好处,不会出现不可控的情况。”
李建昆怒道:“站着说话不腰疼!”
弗里德曼耸耸肩,先望向台上的几名研究员,又扫向台下,道:“我算是看出来了,李先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刚才分析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却全然忘记了分析贵国的优点。
“除了我刚才说的,你们的制度优势外。
“还有一点:你们有最好的人民。
“基于这两点利好因素,我仍然认为,贵国当前进退两难的经济现状,即使下猛药,采用休克疗法,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