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体制被保留,这其中就包括一九四二年修订的《日苯银行法》。
这个法案剥夺了央行战前的独立地位,将其置于大藏省的控制之下。
这使得央行里的精英银行家们非常不满,在随后的数十年里,他们利用央行的特殊地位,游走于美国人和大藏省之间,逐渐争取到了一片相对独立的领地。
在这里他们构建起了自己的王朝,其嫡系老大被称为“日银王子”。
三重野康便是这一代的日银王子。
可以说日苯央行是他的领地。
然而,他只屈居于央行副总裁的位置。
至于总裁澄田智,则是来自大藏省的嫡系。
三重野康并不怕他,怕的是他背后的人,如今的首相、前大藏大臣竹下灯,以及美利坚。
早在《广场协议》签订时,三重野康这个保守派便被激怒,在媒体上颇有微词,对这种操控汇率的非市场行为极其抵触。
更重要的是,政客们我行我素的表态,深深挫伤了他作为日银王子的骄傲。
于是,骄傲的王子开始酝酿反击,一场捍卫央行尊严的王国保卫战就此打响。
可惜的是,他运气太差,这一时期,不仅上面的日银总裁正好轮到是大藏省的人,而且大藏大臣竹下灯更是个不世出的猛人。
所以,三重野康暂时只能做些祖传的技术活。
广场协议之后,日银开始按照约定抛售美元。此时按照常规操作应该马上降息,而康同学却在执行层面放任短期利率维持高位,这就是日本金融史上著名的“高目放置”。
不过他的抵抗仅仅持续了个把月,因为大藏省来了他还可以软磨硬泡,但在美国人的直接施压下,再倔强的王子也只能跪下。
天知道康同学含着泪隐忍了多久。
现在,终于有个扬名世界的玩转经济的高手,发表了和他观点一样的言论。
这让他如何能不兴奋?
如何还能忍得住?
这不,立马跳了出来,把握机会。
作为李建昆而言,鱼儿现在是上钩了,隐忍的斗志被激发起来,但想让他来做屠夫,给日苯经济砍下致命一刀,仍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得把康同学扶上正位。
这种大事,千年老二是拍不了板的。
所以李建昆的计划的第二步是:请澄田智退位让贤。
有点难度,但不是不可能。
前世,澄田智大约是在一年后退位的。
此时应该已动了心思。
不过这事要做得有些技术含量,李建昆可不想在事后背上一个操控这个国家央行的罪名。
一场偶然的邂逅,是必要之举。
好在他还挺是个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