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一次关于查尔斯·切诺的死,非常典型地标志着草根舆论场在米国开始出现,并且开始引导权威舆论场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向。
新闻是属于眼球的,关注的眼球越多,新闻就越有“价值”,而这种“价值”,其实是两种舆论场都在争取,但草根舆论场的新闻一般都是个人发出的,他们对关注量很容易满足,往往不会刻意追求,但权威媒体则完全靠此生存,所以一旦由草根舆论场将话题发酵后,权威媒体必将跟进,力争控制舆论话语权。
这就是这次围绕查尔斯·切诺之死,各种信息逐渐披露带来的舆情的发展和反转的底层逻辑。
到目前为止,大家都还没有对新鲜事物意识到位,忽略了网络声音的力量,不管是玛格丽特,休伦和汤尼黄,还是特鲁尼,德诺和玛尔穆特,双方都还按照传统模式控制记者,控制传媒,并希望以此让舆论站在自己的那一边。
尤其是特鲁尼,靠着工会和报社拿捏资方已经是做老了的业务,只要舆论闹起来,哪怕是输了官司,一样可以让资方让步,主动提出“改善措施”。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幸存者偏差”,特鲁尼才信心满满的出击。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
随着法官刘易斯在案件的倾向上越发的明显,特鲁尼开始对玛尔穆特的业务能力感到怀疑,于是暗中授意副会长德诺,开启了“盘外招”。
于是查尔斯·切诺就因为药品过量而死了。
查尔斯·切诺的死加上其生前的遗书被特鲁尼控制的媒体报道了出来,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舆情被有心人吸引到了数码联盟和北美音乐者从业者协会正在进行的争议调解案上,出于对查尔斯·切诺的同情,大部分人很自然的就站在了从业者协会的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