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举报东芝机械公司在1982年向大苏销售了8台当时最先进的9轴铣床,让大苏的螺旋桨技术得到了飞跃,造出了老美的声呐探测不到的“静音潜艇”,日本由此陷入了被制裁的境地。
局面急转直下。
不但如此,老美找到了岛国在半导体行业的致命缺点——核心专利。
岛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采用的其实基本都是老美进行产业转移时,授权给他们的专利,现在自然要被老美拿捏。
而且岛国企业在进步的同时,老美也没闲着,在岛国人还陶醉在自己半导体的成就时,老美已经凭借着前瞻优势已经进入了操作系统,互联网等领域,不断开辟微电子技术的新战场。
而岛国在这一块的反应是很迟钝的,他们将模仿的能力做到了极致,但在面临新事物的态度上,却缺乏探索和判断能力。
1989年,岛国终于被迫投降,和老美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半导体保障协定》,开放半导体产业的知识产权、专利。
投降所带来的后患是无止境的,所谓一着失计,步步皆输。1991年,老美再次单方面声称岛国违约,再次强迫岛国签订了第二次半导体条约,并在日后多次寻找借口打压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大苏解体后,老美的国际压力骤减,为了进一步限制日本,便开始扶持朝岛与台岛等地的半导体事业。
周至其实也在这个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分到了一些好处。
岛国在兴盛时期雄心勃勃,采用独立标准,目的本来是为了拜托全球产业链的限制,保护本国市场,然后让自己的标准参与国际竞争,最终成为新的国际标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