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老笑道:“就是这个意思,从睡虎地竹简的内容来看,推翻了很多我们以前对秦国的固有映象,很多法令看起来是温和的,科学的,进步的,比如陈胜吴广,还有刘邦,历史记载都是因为赶赴徭役失期而造反或者逃亡的。但是按照竹简上的记录,失期的惩罚,其实也只是‘罚甲’,并不致死。这点你是怎么看的?”
“我认为在没有得到确证的情况下,还是先不要急着推翻前人的定论为好,现在学界似乎还好,舆论似乎开始有此偏向,这种风气其实不算太好。”周至皱眉道:“裘老你看这儿,这篇文章是发现于死者的腹部,无论是墓室结构还是人体,这都是最重要的一个位置,说明了墓主这位秦国吏员,对这篇文章的重视程度,因此这两条记录,不可能仅仅是简单的抄录,而应当将之视为于《为吏之道》其余部分等效的文字。”
“再其次,我们要考虑到秦法渊源。”周至说道:“其实只要有历史基础的人都应该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其实一开始是从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等人推行起来的。”
“魏楚也因此一度强大起来,只可惜没有能够持久。”
“魏文侯死后,新统治者上位,魏国变法没有能够更好地维持下去。在此之前,还发生了商鞅入秦这件大事儿。”
“历史明确记录,商鞅入秦,携带这李悝的《法经》,这是一部法典,是李悝收录当时各地法令,整理成书,请魏文侯作为魏国法令施行的法典。”
“很明显,其后商鞅帮助秦国订立的新法,就是根据《法经》,再结合秦国实际情况,予以改动施行的。”
“从这个意义来看,秦法其实就是魏法的传承,因此这两条魏律出现在秦国官吏的施政指南当中,本身是不需要惊异的。”
“这两条律令与其余的律令相比,显得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