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父亲在行商路途中所救下的几个人,加入刘氏商行,和他们的关系也只是亲密。并且这个亲密关系有时候还会下降到友善,刚开始刘卓为此还纳闷。
后来刘卓想明白了,人和人得交往接触,长时间不走动,亲密关系就会降低,或许是利益、接触时间长短的缘故。
想着想着,刘卓觉得可以提升那几个护卫的待遇试试,也可以投其所好。
望着墙角趴在地上的大黄狗,刘卓也是一阵的惊喜,没有想到,和自家的狗也有关系亲疏远近的说法。后来大概搞明白了,狗也是动物,也有思想,只不过智力不高。
或许可以养一些其他的动物,马,猎狗,狼、鸽子啥的。至于老虎,实在不敢想,自己可不是武松,没有打虎的本事。
宅院外,陈伯刚刚走出刘宅,站在宅院的门口驻足。自家的少东家真是了不得,接触的越多就越是震惊与庆幸。
自己跟着东家行商多年,凭借着出众的能力与踏实的作风做到了商行的总管事。东家不仅精于商道,且与人为善,近些年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但是和东家接触的越多,才知道那些商道门路全是少东家提出来的。
当时自己知道的时候,心中也是十分震惊。随着与少东家接触的越多,对少东家的佩服也就愈发不可收拾,这些年对于少东家的吩咐更是万分上心。
自己的儿子陈川平跟着东家建立商会,在山西交织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利益网,山西大半的州县背后都有刘氏商行的影子。每每想到此,自己心中就愈发佩服,脸上笑容不止。
回到书房后,刘卓看着书案上密密麻麻的纸张陷入沉思。挣钱的几个行当,盐、马匹、酒、粮食、茶叶等行业,刘氏商行多多少少都有涉及。
但是,涉及程度不一。比如粮食,基本上可以控制到整个县,超过这个县,掌握的粮食多少和控制程度就下降了。其他的行业也大都如此。
突然,刘卓的脑门灵光一闪,山西煤炭多啊,靠山吃山。这个时期,煤炭的利用率不高,山西多地都有煤矿。就算是建国以后,山西的煤老板也是财大气粗的存在。
想到这里,刘卓觉得可以制作个煤炉,挂着商会名义不愁没有销路,这个可是暴利啊。
就算是煤炭燃烧会污染环境,可刘卓却并不在乎。根本原因在于,煤炉子并不是普通百姓可以享受的。就算售卖出去,数量也不会太多,对于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这些年的冬季也越来越冷(小冰河时期的到来),煤炉子要是整出来了,那可是源源不断白银啊。
况且煤炭的用处也不仅仅只是用于取暖,还可以炼焦炭,技术上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