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礼即六道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西周的“六礼”影响了后世每个朝代的婚姻形式。
《礼记》中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大意是婚礼是一种将要结合两姓之好,对上关系祭祀宗庙,对下关系到传宗接代的礼仪,所以君子很重视。
刘卓虽然在前世没有结婚,但是还是参加参观了不少人婚姻流程。两相比较,西式婚礼缺少了中国古典婚礼独特的文化底蕴。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结婚穿着西式婚服,稍微有些不太合适。
或许有人会说,时代在进步,思想在变化,婚姻嫁娶随之而变没有什么不可以。况且,法律也没有规定婚嫁迎娶必须要采用古代嫁娶制度。
古代婚姻嫁娶,是延续三千多年、深入人心的习俗。老祖宗沿用了上千年的东西,你说变就变,你说进步就进步。
前世,西方国家的男女结婚并没有彩礼的说法,你怎么不一并学了去,反而保留彩礼、三金等习俗呢?
倘若有人说国家的某项制度不好,你是不是也跟随着说制度不好了?那西式婚礼的进步性在哪,你给讲讲?
古人婚礼讲究三书六礼、明媒正娶,那么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三书是结婚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文书,为古代是聘书、礼书、迎书,六礼是从求婚至完婚的整个过程。只有经过这些程序迎娶,才是明媒正娶,才是正妻。
聘书:就是订亲之文书,在纳吉(双方订立婚约)时,男方交予女方的书柬。
礼书: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与数量。
迎书:即迎娶新娘的文书。是亲迎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六礼即:
纳采:当儿女婚嫁时,由男方家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方家提亲。男方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方家;女方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方家的情况。
问名: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方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方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
纳吉: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
,!
纳征:即男方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方家。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方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方家中;此时,女方家需回礼。
请期:即男方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方家的同意。
亲迎: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