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可是美味至极啊。”
刘卓笑着说道:“董兄,不用商会的厨子也能吃到美食。”
董和面带疑惑:“莫非贤弟家的厨子比商会厨子所做的酒菜还要美味?”
刘卓笑着点点头。
“我早就听闻山西商会下的酒楼,有各种各样的美食,没想到竟是贤弟家的厨子更胜一筹啊。贤弟,你可以要给我准备几个厨子啊。”
刘卓应声答应。
“没问题,一会董兄走时,我安排厨子随同董兄过去。”
“不曾想今后日日都能享用美食,这确实是人生一大幸事啊。贤弟你放心,你这婚事哥哥给你打包票,绝对没问题,你就做好准备当你的新郎官吧。”董和笑得合不拢嘴。
刘卓听后,连连感谢。
随后,刘卓带着董和在餐厅用过午饭,又交谈半个时辰后,董和才面带不舍的离去。
刘卓望着已经远去的董和,才喃喃道:就你这穷酸秀才,你能试探个啥,还不如你爹来,你爹多少可以看个深浅?
“哎呦,你还敢让你未来的岳丈来。你是不知道你自己有多少斤两,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吧?我让你这段时间读的书是白读了?”刘父装作生气的样子,调侃道。
“父亲大人,消消气,我就是口误,随口之言,当不得真,当不得真。”刘卓急忙安慰刘父,希望刘父别发怒。
刘父见刘卓一脸诚心的样子,便说道:“你既然不知道我让你读书做什么。那我问你,我为何在这个时候让你结婚?为何在这个时候将你禁足?”
“你若是连为父做这些事情的初衷,你都猜不到,那就趁早放弃或收起造反的念头。”
“给你三天时间,你只要在三日内告诉为父做这些事情的意图,为父就以后全力助你成事。我身边的一些人、一些资源也会助力于你。”刘父语重心长道。
“好好想想吧。”刘父转身走开。
刘卓看着离去的父亲,转头走向书房。进了书房后,刘卓拿出纸张、毛笔,回想起最近的一幕幕事情,刘卓将其写在纸上。
年前时候,提出到辽州这边,父亲不反对反而听从了。
年初五左右,我说去训练护卫,父亲没反对。后来我训练三千余人,没有向父亲禀报,父亲对这个应该是反感的。
回到宅院我询问辽东事情,父亲却将我禁足。
父亲让我多读书,可能是我的心太浮躁了、太急,让我静下心来。在辽州娶媳妇,父亲这是想干啥,以后就定在这边了吗?
……
榆社县县衙后院,董和望着众人说道:“父亲、母亲,小妹,我今天可是给你们提前把过关了。这个刘卓虽是商贾之子,但是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