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李承乾不假思索地点头同意。</p>
所谓宠幸称心也好,学突厥人穿扮也罢,都是他为了气父皇故意做出来的。</p>
只要看到父皇为此大发雷霆,他心里就会获得报复感。</p>
随着这条不归路越走越远,李承乾慢慢发现好像偏离了轨道。</p>
想回头时,已经为时已晚。</p>
看到李承乾如此听劝,杜荷松了一口气,他接着说道。</p>
“殿下,我知道陛下派来的那群老师很烦,但是他们说什么你点头认可就是,千万别跟他们犟。”</p>
“因为他们和陛下反馈的话,份量非常重,他们要是说些坏话,会对你不利。”</p>
“为了顺利继承大统,这段时间你要委屈一下。”</p>
李承乾叛逆以来,李世民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孔颖达、李百药、张玄素和杜正伦等人。</p>
这帮谏臣,不仅为人耿直,而且还带着挑李承乾毛病的目的。</p>
只有在李承乾身上挑的毛病越多,越能彰显自己的作用,李世民对他们的奖赏也会越多。</p>
在这种内卷的环境中,这帮老师对李承乾的要求苛刻到极致。</p>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每两天就要打一次小报告,让李承乾一直有沉重的精神压力。</p>
通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的劝谏就能发现共同点,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p>
所以李承乾虽然表面上顺从,但骨子里却越发叛逆。</p>
加上李承乾患腿疾以后,走路一瘸一拐,昔日英武的形象不复存在,这让他开始变得自卑起来。</p>
现在李世民又十分器重李泰,对他的赏赐已经达到太子这个级别,让李承乾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p>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种种压迫下,李承乾没有彻底变成废人,已经很了不起。</p>
“杜荷,孤尽量。”</p>
这次李承乾并没有果断回答。</p>
想到这帮偏离教育本质的老师,他的脸上浮现出厌恶之色。</p>
“殿下放心,我会助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