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须得知道,动手那是匹夫所为,咱们读书人,须得以理服人。”
苏允点头道:“懂了,以力服人。”
苏轼满意的点点头,又道:“允儿,你父母亡后,你是怎么过日子的,能跟叔父说说么?”
苏轼想着,无论是让苏允跟着苏辙寻一份前程,还是跟着自己去黄州,都有必要了解一下苏允的过去。
若是这苏允行为不端,那却是不能带在身边的,更不能跟着苏辙,以免以后祸国殃民。
苏允听到苏轼这般一问,心下立即凝重起来,他心里很清楚,这是苏轼对他的摸底,若是过了,以后自然可以跟着苏轼,若是过不了,恐怕苏轼是要赶人的。
苏允点头道:“自是要与叔父好好说的,先严先慈仙逝相差不过一年,那一年侄儿是八岁,其实也是懂事了,也能够照顾好自己的。
族里更是鼎力支持,知道侄儿一个娃娃没有办法耕种田地,于是帮着侄儿将几亩田地租赁给族人一起耕种,每年收成,给侄儿一些口粮,因此在吃上是不愁的。”
苏轼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道:“一共几亩,是水田还是旱田,每季给你多少口粮?”
苏允笑道:“先严先慈给侄儿留下了十亩上好的水田,族里将其租赁出去,每年给侄儿每亩大米杂粮四石。”
苏轼闻言微微有些愠怒道:“没有别的了?”
苏允点点头道:“没有了。”
苏迈惊讶道:“我听说上好水田每亩一年至少也要一石大米的租金,你只收到了四石粮食,还是掺杂了杂粮,而且,四石大米杂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