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一齐跪下,山呼万岁。耶律大石把戏做了十足,只道国丧之时谈何继承之事!众人也配合十足,耶律大石刚一说完,百官顿时又嚎啕大哭起来。
虽是如此,但耶律大石还是以丞相的身份追谥天锡皇帝为宣宗,号孝章皇帝,并尊皇后萧慕容为皇太后,在国丧期间总揽军政大小事务。萧慕容一个女人家,又无心争权,就只领了名号,把权力交还给耶律大石。两人一推一就,耶律大石便果断授受了。
本来皇帝都需要开山造陵,但杨庸生前一直坚持己见,礼数到位即可。现如今国乱兵伐,民不聊生,以南京的人力和财力,哪里还有开山的能力,随意选处依山傍水的风水之位,挖个坑,埋了了事。杨庸在生前都不受待见,更何况是死后。所以萧曼来提这件事情的时候,耶律大石虽是口头不答应,但心里也颇为同意。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耶律大石才“勉强让步”。
萧曼替杨庸告了一声谢,说道:“皇上下葬的那天,按理说丞相也应该到位相送。但皇上之前就说过,如今南京危急,丞相该顾全大局才好。家父也在前线等着丞相的辎重粮草,丞相不可因礼数而废了国事才是!”
耶律大石这回没有摇头,道:“皇上说得对。斯人已逝,皇上对臣下有知遇之恩。如今臣下对先皇无以为报,只能尽忠报国。”
“虚伪!”萧曼心里骂道。
又说了些丧葬的其他事宜,比如銮驾的依仗安排和护卫随从。耶律大石以南京城内空虚,已无多余兵力护卫太后銮驾为理由,表示这种排场事情越是简单越好,太后能不去最好别去,不然被宋军趁了乱子,那就有失国统了。但这些理由被萧曼驳回,因为按道理来说,萧慕容是杨庸的“母后”。虽然她只有二十五岁,但那确实是耶律延禧封下的。儿臣病丧了,做母亲的不去送送,那才真叫有失国统。
耶律大石也懒得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烦恼,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