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在一步一步为他的大业而谋划着,杨庸也在谋划,但他谋划的不是辽国皇帝的宝座,而是在谋划着如何逃脱耶律大石的魔掌。他还没有自大到去认为自己可以改变辽国濒临灭亡的命运,就算他能登基做大辽的皇帝,他也没有根基去和耶律大石斗。金宋南北夹击燕云,明白人都知道大辽已经朝不保夕。
君子不处险地,他若是一个人倒还不打紧,但他身边跟了那么多红颜,他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她们考虑。明着说,他对当皇帝,尤其当辽国的皇帝,没兴趣!
事情的发展随着耶律大石和杨庸各自心里打的算盘缓慢推进。萧干只在南京小住了几日,便将南京城防交给了耶律大石,留下了三千守军。而后宰杀三牲,祭旗祭天,统领着剩下的四万余众,不日便兵发卢沟河,去与那刘延庆决战。
双方在卢沟河南岸扎下营寨,互相对峙。郭药师每日在阵前挑战,连挫了辽军几员先锋将。萧干也不着恼,只是坚守营寨不出,任凭宋军如何叫战,都不去理会。直到刘延庆的大军从涿州迟迟赶到,双方才真刀真枪地打了两阵。郭药师的常胜军打头阵,一仗下来阵斩七百余人,萧干立即还以颜色,一部五千人马夜袭刘延庆的左翼军阵,烧毁营寨六座,刺死砍伤了宋军一千多人。双方你来我往拼了个旗鼓相当。一时间,竟是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萧干在前线死战,耶律大石在后院也终于有了动作。
五月中下,大辽国第十四位正统皇帝——天锡皇帝耶律淳在南京继位,并尊天祚皇帝耶律延禧为道宗,谥恭怀皇帝。一道圣旨下过,萧干仍任北院大王,北府宰相,统管全辽军事。耶律大石护驾拥立有功,升南府宰相,并任南京守备元帅。再有一道天下大赦的檄文,王珪不仅出了天牢官复原职,还升了南院枢密使。
一出闹剧就这样诞生了。
行宫封闭,杨庸又躺在病榻之上,他是万万下不得圣旨的。这只是耶律大石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