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次偷袭燕京的作战行动,刘延庆非常重视,从最初退兵六十里掩人耳目,到减人不减灶,再到行动的当夜,别说辽军,就连很多宋军的将领也不知道具体细节。前军大营这一夜来分批开拔,五百精锐死士随同郭药师瞒天过海,趁黑渡过了卢沟河,人衔草,马裹蹄悄悄地绕行了萧干,夜行晓宿,力争两日内到达燕京城下。按照计划,他们在第三日黎明发起争夺城门的进攻,然后分散开来,一部分放火烧城造成城内恐慌,一部分直取耶律大石的都统府,斩断城内的联系。
而前军剩余的人马,全部归属左军统帅刘延庆指挥,他们也在当晚出发,只是会在卢沟河的对岸隐蔽驻扎,晚一天一夜之后,便日夜兼程接应攻城。这两波次的攻击衔接妥当的话,南京城只需一日便可拿下。等消息传到萧干的耳中时,事情就已经成了定局。
杨庸终于还是没有见到刘光世,大军一个时辰前就已经开拔了。眼下整个左军营寨和前军的一样遍插旌旗,大寨之内也是炊烟袅袅,但极目望去,却见不到几个活人,只有一些老弱病残守护着营帐,这是刘延庆为了麻痹萧干而设下的圈套。
杨庸想起自己写给刘光世的那张便条,希望他能看到吧......
郭药师走了,去奔他的前程;刘光世也走了,不光是为了前程,也是为了将门世家的荣耀。杨庸想,他也该走了,不是为了前程,也不是为了荣耀,而是去安顿身后那一群莺莺燕燕。想一想,杨庸都笑出声来。
这就是差距!
杨庸和刘延庆没有交集,更谈不上交情。他能为刘家做的,他全做了,他再也不欠刘光世什么东西。至于他能不能因为此仗而在大宋扬名立万,立下不朽功勋,杨庸不去关心。他现在只想,他该为自己为身后那群女人去争取些什么,做些什么了。
三日之后,刘延庆拔寨进军,作为呼应攻打燕京的行动,他要牵制住萧干的四万大军。宋军终于有了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