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路南下,直到傍晚时分道路开始变得崎岖。抬头眺望,远处山峦叠起,影影绰绰。山路九转十八弯在山谷里蜿蜒向前,顺着那山路直去不到十里,便是燕京的西南屏障——岐沟关的所在。岐沟关以西,就是大宋的疆域。当年傀儡政权后晋高祖石敬瑭为了自保,将燕云十六州拱手送给了辽主耶律德光。这一晃眼,已经过去了二百余年,大辽得了燕云之地,更拥有了陈家谷、雁门关、飞狐口、岐沟关、瓦桥关等天险关隘。依靠着燕云之地的纵深和各关隘口,他们进可攻退可守,一直是大宋的心腹大患,是刺在胸口拔不出的一柄利刃。
此时宋军早已攻下岐沟关,留守的一营宋军正在加固关隘工事。但因为大军已经兵临燕京城下,后方又不吃紧,所以总有些漫不经心。杨庸一行三辆马车到得关下,只有几个懒散的军士举着火把前来盘查,连巡查伍长都不知蜷到哪里去睡觉了。
见杨庸手里拿着的是刘延庆亲自许下的通关文谍,几个军士还讨好似地把这一行人请到了关内,禀明了正在后营睡觉的伍长,睡眼惺忪的伍长见了文谍也不敢怠慢,跑去找都头,都头又跑去找指挥。最后,杨庸等得脚都发麻了,一个略显肥胖的军官才带了一票人马到了他们的跟前。
那指挥凑着火把打量了杨庸,见并不认识又不知道对方身份,但又不能表示对刘延庆的不恭敬,于是作揖道:“岐沟关留守兵马指挥赵文见过公子,不知公子夜间过关是不是有什么要事?”
杨庸从来没想到这份通关文谍还能让他受到如此大的礼遇,便打了个哈哈,道:“我只是路过。”既不自谦,也不恭称,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态。那指挥见了他这副模样,心里便坚持认为这是个人物,更是巴不得把头埋进裤裆里,“这位公子,大军在前线作战,后方粮草辎重也是马不停蹄。我等守关将士更是不敢稍有松懈,日夜防备辽军偷袭抢关...”
杨庸笑着摆了摆手,道:“赵指挥,我真的只是路过,天色已晚,我等想在关内留宿一夜,还请赵指挥行个方便则个。”
那赵文见杨庸笑得和蔼,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