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逃回南京的耶律项冲单骑觐见。杨庸还夸赞他长得一表人才,不仅恕了他兵败之罪,还加封他为镇国将军,这一举动颇让耶律大石的老脸难堪。
以耶律大石那老狐狸的个性也有轻敌的时候,以为岐沟关守备营五百人是软柿子,只要区区两千人马怎么打也拿下来了。不料耶律项冲这一头狠狠地撞在钢板上。几战下来,辽军死伤过千。但他笃定宋军也是强弩之末,一边派人回去请援兵,一边还在抓紧时间准备下一次的进攻。
打探消息的军士午后便回来禀报,杨庸听得来人是耶律项冲,一时间不自觉地笑出声来,来了这么个大活宝,耶律大石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到岐沟关来镀金,来日好继承帝位的么?
但杨庸还是低估了耶律项冲。俗话说得好,流氓怕板砖。如果说耶律项冲还有优点,那就是他敢拼命。一个不拿命当回事的主将,带这一群如狼似虎的部下,战力往往能提升不止一个档次。尽管这个不要命的人头脑很简单,但他的正面冲击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双方在对持中吃过了午饭,耶律项冲开始整军修器,只小憩了半个时辰,便披挂上阵,亲帅一千人马要与宋军决一死战。
三通战鼓敲罢,辽军大队排开阵势,开进关下。杨庸依旧站在谯楼上,遥遥望见耶律项冲顶盔冠甲,一马当先。他的身后,数十个辽兵推着一只巨大的攻城槌,正“嘿哟嘿哟”地向前行进。那攻城槌显然是不可能从南京带到岐沟关来的,这是耶律项冲就地取材,用十余根原木抱团临时赶制而成,若是用来撞击厚重的城门可能还有些不逮,但是用来冲宋军在关门处的拒马阵,也许会有奇效。只要冲出一条路来,他们的骑兵便可蜂拥而入,那时候便挡无可挡,防无可防了。
杨庸把谯楼大纛交给张武威,教他但见辽军步兵攻到城下就摇动大纛。自己下了谯楼,带了两伍军士去到停放投石车的地方。
辽军潜伏进来炸门的几个黑衣人的尸体就堆在投石车旁,他们带的炸药包袱也都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