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岳飞露着一口白牙,点头答道。
新埠是袁州匪患最为猖獗的村镇之一,但比起袁州辖内三大匪患,新埠的匪情倒是轻得多。这本来是很矛盾的一个说法,杨庸研究袁州匪患的时候,也曾经对这两句话揣摩了两天两夜,不得其所。
表面上,新埠镇内一派平和,大军开到的时候,这里刚刚升起早市。附近十里八村的百姓赶牛骑马,带着各式各样的土产来市集交换、买卖。但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杨庸和岳飞曾派出六波斥候,对新埠的匪情进行为期一月的调查,对暗地里的一些情况已经掌握清楚。
新埠匪首袁顺,人送外号“九尾狐”,在新埠从商二十二年,经营项目包括各种能赚钱的买卖,是不以利小而不为的主。但其为人却乐善好施,是个仗义之人。两年前因为在袁州城内和胡令同的侄子争锋,失手将人捅死而被官府通缉。胡令同扬言要将他碎尸万段,最后迫于无奈袁顺只得啸聚山林,当起了草匪。
新埠的草匪并不起眼,他们从不下山劫掠村寨,只在必经的商道上拦路抢劫。过往的行商业晓得厉害,往往是交了买路钱后便通行无阻,直达袁州城内。袁顺极讲原则,抢劫时只要钱,绝不要命,除非碰到拼死顽抗的,否则绝不胡乱伤人,所以这两年来,去往府衙报案的行商少之又少。
杨庸对这个袁顺倒是很感兴趣,选择他作为第一目标,除了新埠离袁州城稍近好走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想扩充袁州新军,急需人才。
其时大宋危如累卵,北地已是民生凋敝,匪盗蜂拥而起。文臣武将见面,第一句话便是哪哪哪又发匪祸了。
相对中原来说,南方刚刚平复方腊之乱,治安情况稍有好转,但只是那些小匪小患不冲击府衙,不攻击城池罢了。路霸依然路霸,草匪依然草匪。袁州便可见一斑,要兵无兵,要饷无饷,杨庸来之前,袁州厢军全是一群老弱病残,别说剿匪,就算抓个鸡鸣狗盗,恐怕都是力有不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