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子,嘴上还要讲理的,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也是取之有道的君子爱财:“俸禄……自然也是其一,臣等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
\n
上没有老,下没有小的赵三思觉得自己过得有点开心的,“这天气这么冷,朕心中虽怀揣整个大昭,但若是没有皇后的强迫,朕今日怕是又不能来上朝了。哎,这女人啊,就是不能宠,瞧瞧现在,朕想偷个懒,皇后就是不许,非得逼朕来上朝。”
\n
朝臣对此,早已是老僧入定的姿态了,反正他们早已总结出来了,不管小皇帝说那位皇后娘娘什么,他们只需附和一句:“皇后娘娘贤惠。”
\n
完全不怕打脸的赵三思点了点头,然后感慨一句,“皇后贤惠是贤惠,就是太贤惠了。”
\n
众臣心里都有一句妈勒个巴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n
日常一秀秀完了,赵三思清清嗓子,也就开始看朝臣诉苦了。
\n
嗯,这些朝臣拿到朝堂上来说的事,十件有五件不是什么好事,另外四件是拿来充数的,至于剩下一件,不是谁家的女儿要出嫁请假,就是谁家抱孙了请假,要大半年,才可能遇上一件真好事。
\n
赵三思有时也纳闷,不是说好是个太平盛世吗,为何她每每上朝,就觉得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似的。
\n
果不其然,说了两件无关紧要的事之后,工部尚书就说了一件惨绝人寰的大惨事:
\n
“启禀皇上,据负责迁移端惠太后陵墓的人来报,宣景帝的陵墓被盗了。”
\n
赵三思去岁登基时,沿用的仍是原来的年号,到了今年,才改年号为熙,她的母妃瑶妃也才追封,封为端惠太后,陵墓也在皇家陵园里重新择地修建。
\n
宣景,就是先帝赵瑾的谥号。
\n
工部尚书说这话时,赵三思正偷偷打呵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