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传出来,赵三思更是生气,不等林文殊进宫来表忠心求情,赵三思就气得要把佳贵妃的脑袋摘了,还是多亏了皇后娘娘求情,才饶了佳贵妃一命,只是把人打入了冷宫,并扬言此女永不得出冷宫。
\n
这便是让佳贵妃彻底势了宠,再也没有复宠的可能了。
\n
后宫这般情形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算是打了林文殊一个措手不及。而佳贵妃陷害漪嫔之事,传到了前朝,自然与林文殊与李晏之的关系有些微妙了。
\n
不同于先前顾夕照滑胎一案,拖了几个月才结案,此回佳贵妃滑胎一事,小皇帝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的手段处理了,牵涉宫人全部被逐出宫中,涉案其中的曾太医也被逐出了宫,打发去了江南,负责给开凿运河的江南百姓免费看诊。
\n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后宫与朝堂的关系确实千丝万缕,后妃与这些世家而言,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番佳贵妃犯下如此欺君大罪,作为佳贵妃的娘家人的林家自然脱不了干系。
\n
为免牵连更广,已经暗中伸出了无数触角的林文殊不得不自我砍断手脚,歇下心思,在收到消息后,就长跪在承乾宫以示他对佳贵妃的所作所为是真不知情——主动请奏告老还乡。
\n
当然,英明神武的小皇帝并没有同意林文殊的请求,而是宽宏大量地原谅了他。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便佳贵妃此番欺君,林文殊不知情,但也是他林家教女无方,才让佳贵妃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
\n
至于小皇帝从前夸林文殊教女有方的话来——时过境迁嘛,此一时彼一时,作不得数的。
\n
赵三思没有同意林文殊告老还乡,而是同样把他下放到了江南,同徐映敏监督江南运河的开凿,将功赎过。
\n
就如同顾夕照先前预料的,江南这项水利修建的工程耗时太久,又耗资巨大,老百姓一时有激情,但不可能年年有激情,稍稍有人挑拨抱怨,这项工程就困难重重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