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李青叹道:“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也就两点,一是传奉官,二是西厂,宪宗皇帝这两手下来,等同于在制度上彻底掀了桌子。”
“不经吏部,不经选拔,由皇帝直接任命,直接架空了内阁和六部,因此有了纸糊三学士、泥塑六尚书,最为典型的就是内阁的万安大学士,再加上西厂的绝对强势,以至于群臣连反抗都是有心无力,也就是此举,让群臣真正有了切肤之痛,君权臣权的拉锯战,陡然增速……”
“时至弘治朝,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缓解,孝宗的仁厚与宪宗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加之强势的宪宗解决了诸多棘手问题,更衬的孝宗皇帝‘和蔼可亲’,这个阶段,群臣没有进化,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退化了。”
“当然了,这里的退化指的是放松了警惕,非是臣权弱了,相反,弘治一朝下来,臣权得到了暴涨。”
“到了正德皇帝上位之时,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学孝宗,二是学宪宗,学孝宗的话,臣权会继续暴涨,学宪宗的话,又会让群臣再次感受到切肤之痛,继而进化……”
朱载坖醍醐灌顶,喃喃道:“难怪有了刘瑾张永等八虎,还有内行厂……武宗最终还是学了宪宗皇帝,原来如此。”
这一刻,朱载坖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大伯好感倍增。
李青颔首,继续说道:“之后就是你父皇做皇帝了,历经正德一朝再次的切肤之痛,君臣矛盾达到了顶点,恰逢你父亲又是小宗入大宗,且还年纪尚轻,于群臣而言,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
朱载坖愤懑道:“所以杨廷和等人才那般刁难父皇,就是逼迫父皇低头、妥协,他们好作威作福,还逼迫父皇不认献皇帝……这爷俩可真是混账,得亏遇上的是父皇,若换别的皇帝,他们父子能得善终才怪。”
受父皇影响,朱载坖对杨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