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啥?换长竿?”
“我才换的3.6米,怎么又要换?”
“听钟大师的,岸边应该没多少鱼了。”
“听人劝,吃饱饭,我还想多上岸几条呢。”
“好吧,为了我的标鱼,我也换成5.4的。”
有的钓友开始更换渔竿,也有人不信邪,坚持使用短竿。
他们心里想得很简单,也希望像钟原一样,短竿也能擒大鱼。
顺带学习一下抄鱼的技巧。
故意断竿,是钟原的策略。
其实,有了系统的辅助,加强渔竿的强度和韧性,断竿根本就不会发生。
就像包流川所料。
暴力提鱼,就是为了换成长竿,当然,也是为了让钓友们乐呵乐呵。
钓鱼本就是一种娱乐放松的活动,不必事事较真。
退一步说,
即使断竿,也不会影响后续的垂钓,还能趁机休息片刻。
如果不断竿,自己恐怕又会忍不住抛竿,一抛竿就得忙活,连抽烟的空闲都没了。
钟原抽完烟,包流川递上了准备好的5.4米渔竿。
接过渔竿,钟原重新投入垂钓之中。
竿起竿落,每次都带着饵料的余香沉入水底。待到浮标轻轻颤动,便不再添饵,静候佳音。
那浮标缓缓沉下一截,钟原手腕一提,一条鲜活的鲫鱼跃出水面,翻腾在阳光下。
短短二十分钟,钟原的手边已堆起了几十尾鱼的战绩。
可那标志性的大鱼,却始终未曾露面。
其他垂钓者虽各有收获,却难以匹敌钟原这稳定且丰硕的战果。
“按这速度,一分钟后就是两条,剩下俩钟头,钟大师怕是要拉起两千四百多条呢!”一人惊叹道。
“换句话说,今天钟大师怎么也能弄个四百斤回家。”另一人附和,语气中满是对数字的震惊。
“四百斤?柳一手不是说他弟子也能钓四百斤吗?”有人提出质疑。
“呵呵,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不信。看他们的速度,顶破天也就三百斤的能耐。”回应里满是不屑。
“哈哈,柳一手牛皮吹上天,这回该脸疼了。”笑声中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还早呢,两个小时足够,柳大师的徒弟们肯定能钓满四百斤。”有人依然力挺柳一手。
“没错,你们知不知道,柳大师在那边已经搞定了近三百斤?这姓钟的比得上?”另一人加入争论。
“柳大师的本事是实打实钓出来的,论黑坑经验,谁能跟他比?”这声音充满敬佩。
直播间内,钟原的支持者与柳一手的拥趸交织一处,争论不休,各自为主角发声,场面热烈。
包流川凑近钟原耳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