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被张国焘阵亡事件弄得焦头烂额的徐向前定定神,赶紧加快步伐,向前跟去。身后跟着的韩先楚、许世友、王树声等将士互看一眼,也一齐不作声,紧跟而来!
两双大手紧握一起!
时间定格于1935年3月30日上午!就在毛伟人指挥红一方面军主力实现四渡赤水的第三渡和第四渡后,红一方面红七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江津会师!李剑生与徐向前久久握了一气,又互相凝视了好一会,各自升起惺惺相惜之意来。再过一会,李剑生向徐向前介绍罗荣桓、曾中生等人;徐向前向李剑生介绍韩先楚、许世友、王树声等人。双方又是一阵握手、敬礼、拥抱、问候,好不热闹!
不说徐、李二部的会师,成功实现红军两大最精锐的主力汇合,但这“江津会师”却着实让后世的史学家争个不休!无他,便是这会师的说法原因。一班史学家认为,这次会师应该是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因为这是红一方面军红七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而且红七军团是红一方面军兵力最多、也最精锐的力量,会师时,这红七军团总兵力已占到红一方面军的一半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代称红一方面军。但另一班史学家却认为此举不行,因为无论如何,红七军团并不能完全意义上地代表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的核心应该是毛、朱、周三位伟人!如果他们三位到了,可以如此说,但眼下这三位在赤水指挥部队渡江,并没有参加此次江津会师,因此,严格意义上,这次会师应该是“红一方面军红七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但另一班史学家又提出了不同意见。因为他们认为,其时的红七军团实际上就是原来的红三方面军,因此,这一次会师,还不如说是“红三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说得更准确!不得不说,这三种说法都很有市场,各自说服不了对方。不过,这史学上的百家争鸣丝毫损害不了其间最关键的因素即红七军团的英名,反而给红七军团、尤其是其军团长李剑生平添了许多传奇说法和神秘色彩!
这边红七军团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那边毛伟人指挥的部队取得四渡赤水的完胜!
原来,早在毛伟人指挥红军取得第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