囔道:“二姑家哪有这么好的白面包子?大表哥自己经常在书院吃饭呢,书院离二姑家至少三里路,如何带得去热腾腾的包子?”</p>
孔雪儿怒道:“不吃拉倒,笨得屙牛屎了。”</p>
李光义悻悻然将包子装了,灰溜溜出了门,坐上李光正准备好的马车。</p>
李光正像极了战车上的驭师,坐得像一杆插在马车上的锐剑,挺拔又有气势。</p>
阿宝和她阿娘目送马车远去。</p>
他们此去不用经过李家村,可以通过靖城边的另一条路去往望湖。</p>
望湖书院是夏国名校,出过无数风流人物,京中十之一二的高官都出自望湖书院。</p>
“当官就会有属下和随侍,当官就不能光明正大使用乾坤袋,这真的是个大问题呢!”</p>
孔雪儿忧心忡忡。</p>
阿宝转身就跑出去采蘑菇了。</p>
大白天她一个人敢在大塘周边一里内活动,这些时日正是捡谷熟菌的好时候。</p>
谷熟菌烫火锅能鲜掉舌头,虽然没有鸡枞菌贵,但一半的价还是能卖上。</p>
眼看甜荞麦可以收了,收晚了要掉仔儿。</p>
沉甸甸的荞麦一把一把被割起来,用掼槽脱粒,一担担挑到平好的地边晒场上。</p>
请了有牛的那些人家的夫妻或者父子。</p>
因为接着就要种麦子。</p>
十多个人加五头牛,三天才将三十亩地收完种上。</p>
因为良田的淹没,个别人家已经出现粮食短缺,市集上粮价有小波动。</p>
麦子种上,李洪涛便又去山林里采蘑菇。</p>
李光正又开始捕鱼。</p>
不过他现在已经不再全力以赴地捕鱼了,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p>
时不时会回村子里住上一两天,管理管理牲口棚变成的新菜园子,又去老菜园看那边快完工的酒楼。</p>
酒楼名叫四海楼,这名是李光义起的。</p>
“生意通四海,财源达三江。等四海楼赚到钱,再在靖州城搞个三江楼。”</p>
“傻二,你不会是要做酒楼掌柜吧?我们是打算把酒楼租出去的,做酒楼是最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