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大的元老会。</p>
黎任谱不在职了,称呼不变,只是没了约束,更加自由。他的能力很大,公司的事遇到难处,他基本上只是打电话。能力在那里放着,又有深厚的人脉,他很少在到行政机关去。因为,遇到刺头,股东里有更大的官职,也有那些有暗记的利益在职人员去招呼。</p>
因此他的活动,基本是在民间,特别是交际场合。那些协会下层办不了的事,需要企业出资的高档招待,他就会出面。因为酒菜好办客难请,他有面子!</p>
相比较起来,黎任谱晚上、公休日、节假日,相对要忙。忙什么,忙在公关活动上!</p>
温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会乱想。他想到了杜月笙的三碗面:体面、情面、场面。想到了,人间交际的至高境界,和办事成功度的把握:刀切豆腐两面光。</p>
三碗面的技法、修养和度的把握,黎任谱不只是熟练,而是达到大师级的水平。</p>
早先上市场的时候,温文在政府和行业没有人脉,盲人骑瞎马,吃尽了苦头。后来钻窟窿盗槛,凭着父辈的私交,好不容易攀附上黎任谱。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黎任谱,开初没有看得起温文,只是却与情面,很是客气,但是正事不办,对温文的拜托,大多敷衍了事。</p>
这也难怪,遥想当年,当年黎任谱下乡苦熬几年,温文是一步登天,直接从初中学校分配到国有特大企业的天之骄子。那时两人相见,一个衣着光鲜,一个满面尘土衣衫破烂。两人的状况,那可是天差地别。</p>
人的交往,不是用等量价值物来进行交换的。机遇到来之前的时间差没有对等的概念,要不然吕不韦不会投资落拓的秦国质押王子。</p>
温文发达时没能君子般对待黎任谱,黎任谱则清楚的知道:君乘车,我戴笠,他年相逢下车揖。君乘车,我骑马,他年相逢为君下的待人规则。</p>
见面,黎任谱能够客气的敷衍,已经给了温文很大的面子。如果温文机灵,完全可以扯大旗作虎皮,打着四哥的名义去办事。</p>
此时的黎任谱,已经掌握大权,举手投足,都是成熟的威严,和办事的智慧。对温文请求办的事,他从来没有当面拒绝过,往往是拨打一通电话,然后说:等等看!</p>
拒人于千里之外,鼻孔朝天的事,没见过黎任谱有过。至于,等等看的结果,基本上是抛石入海,你不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