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特别勇敢,小小的年纪白刃格斗,无论使刀还是空手。上来拉的架子都是白鹤亮翅的姿势,守中带打,后发制人,而且一旦交上手招数变化极快。丹凤朝阳、鹞子翻身、孔雀剔翎、金鸡独立、大鹏高飞,一连串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就是比他身高臂长,力气大过十倍,也得栽倒在他脚下。那几年死在他刀下的日本刺杀高手,善使军刀的剑道高手,嗨了去。
在人们赞颂少年勇敢,武艺高超的同时,当年见识过熊振山搏斗威风的战友说,他的招数和熊振山的一样。
知道内幕的,刘明起就捋着胡须说:没达到他爹武艺的十分之一!
姜圩子庄里闹鬼的事,是庄上老年人传下来的,而庄上的老年人是老住户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尽管姜圩的人添了一茬又一茬,庄子变了又变,房子都盖到壕沟外边去了,可旧人新人却对那打麦场、仍然有莫名的惊惧和崇敬。
公元一九九四年,村里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他挎着一个大大的皮包,走东家窜西家打听收集那年恶战的情况。
晚上他拒绝邀请,独自睡在大柳树下。
后来,北山沟他也独自住宿过。
十几天后,村里的父老送着怪人离去的时候,他掏出厚厚的一沓钱,拜托村里人立一块石碑,碑上要刻十四个字: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时候,村里人议论他可能是小牛儿和芳芳的后代。如今那老柳树仍矗立在庄东的场边,村里人仍恭敬而缄默的面对它。只是旁边,近日竖起了块大石碑,碑上的字大大的,引得孩子们常在那里争辩:“魂魄毅兮为鬼雄”的“兮”是不是可以念成“分”!
实际上,他真的是他们的儿子,名字叫黄玉新。
当他听爹娘在熊振山遇难的忌日,多喝了几杯酒,黄德仁泪流满面的提到当年的悲惨场面。黄玉新的心里,蹿出无名的冲动。
九里山前旧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就在工作休息的间隙,黄玉新去姜圩子庄膜拜了远去的无名英雄。
说到这里,让人惭愧的是。黄玉新会的三脚猫,连父亲的武艺三分之一还不到。比起爷爷和他的师兄及他的师父门的功夫,黄玉新算得上是,连门都没入!
真可谓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可惜啊,一个出类拔萃的武术流派的真缔失传了。
武术要诀: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黄玉新的小名叫百义,从小就痴迷的练过武术。
在他在大路上教训那个蛮牛,利用顺手牵羊、白鹤晾翅的招数,以耄耋之年,轻松放倒正当年的壮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