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怎么了?”
“没事,眼睛里好像进了东西。”
“我看看。”
“不用,我去水池冲一下。”
韩爱民不想让老爸老妈看出异常,放下碗筷下楼来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洗了把脸,随即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翻看起家里的相册。
老爸老妈都是东海人,支援三线建设的时候来这儿的。
他们当时既是响应上级号召,也是因为没别的选择。那会儿他们想在东海就业很难,想参军更难。如果不来支援三线建设,很可能要“上山下乡”做知青。
正因为如此,他们老两口一直想着能回东海。
如果这不是一场梦,并且一切都按原来的历史发展,老爸老妈会砸锅卖铁帮自己在东海买一套老旧的小房子。用他们的话说虽然户口迁不回去,但在东海总得有个住的地方。
至于自己,接下来的经历会无比坎坷。
厂搬迁时上级想把子弟学校和职工医院移交给地方,一下子移交那么多人,对地方政府而言无疑是个负担。谈到最后,厂里要给地方政府几十万,要给留下的人发三年工资,美名其曰“过渡期”。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厂搬到呈都之后效益并没见好,干部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甚至要动员干部职工集资共渡难关,自然顾不上留下的这些人。
厂里因为没钱给留下的人发工资违约,地方政府也就无需履行之前的承诺,但也没完全不管,把当时留下的教师都变成了民办教师。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