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之后,将吴国朝堂与大明朝廷合并,废除了传统的各部尚书,设立了大量的新部门。
部门主官换成了正三品的侍郎,尚书不再对应具体的部门,甚至不再是固定的职务。
而是根据实际需要,临时设立特定的尚书,分管几个具体的部门,或者主持特定的事务,随时可能被撤销。
不过和无数的前辈一样,临时职务存在的时间长了,就逐步变成固定职务了。
但尚书仍然没有明确的办公地点,大部分尚书都在一个下属部门干活,或者在几个部门之间来回跑。
现在朱简烜把他们固定下来,也把他们从部门内部拔出来,集中在皇帝身边办公。
现场的官员们听完安排,心中都在本能的揣测,尚书办公方式的变化,对朝廷局势会有什么影响。
尚书们距离皇帝明显更近了,但是距离下属部门机构却变得更远了。
身份可能会外朝官员变成中朝甚至内朝官员,与内阁大学士们的身份定位是否会冲突?
实际上朱简烜心中分的很清楚,尚书直接主持朝廷具体政务,而内阁大学士只为皇帝提供决策建议。
尚书相当于集团公司副总裁,本职工作是分管几个下属分公司或者部门,在总裁要求的时候可以参与总体事务讨论。
内阁大学士是总裁助理或者总裁秘书,本职工作就是协助总裁处理公司的总体事务,在总裁要求的时候可以临时主管特定部门或者特定分公司。
而科学院、工程院、教育院主官,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等人加大学士衔,就是按照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