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平原上的主要河流,在整个历史上都基本没有受到人力的干涉,基本都是纯自然发育的状态。
在水流的持续作用下,河道两侧基本都有规整的槽型河谷,河道在槽型河谷的底部蜿蜒流淌。
只要在这些河谷之中,每隔一段距离修筑一道横向水坝,就能将河谷变成长条形的水库,同时也会是运载力量巨大的运河。
水库能够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水运数量庞大而且费用足够廉价,可以将大规模生产的粮食运输出去。
艄公河是西北东南流向,越往东南方向的下游走,流域内的总体降水量越高。
河流本身的径流量也会不断增加,运河承载力越高。
河流两侧的农场也越密集。
皇子们在火车上看着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对北美大陆的情况有了新的认识。
“这里竟然这么多的农田,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农田,本土的东北内陆也就是这种情况了。”
不过这些景象其实存在一些潜在的误导性。
无论是当初清国在大平原上的开拓点,开始大明集中力量开发的军屯卫所,都是沿着大平原上的主要河流分布的。
在远离河流的真正的内陆地区,大部分地区仍然是比较蛮荒的状态。
大平原的大部分地方还是长草草原,生活着属于千万级的美洲野牛,时不时的会有牛群跑到农业开拓区里面。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