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自由邦是大明朝廷与自由邦地方力量妥协的结果,是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事实。
而且在这个妥协的最早期的时候,是地方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
亚欧非三洲的藩镇,虽然也是朝廷与地方妥协的结果,但始终是朝廷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
是朝廷将不方便直辖的区域,交给了藩镇去镇守和开发。
大明曾经的那些本土藩镇,也是中央朝廷与地方妥协的结果,不过是双方势均力敌的妥协。
崇祯十七年的大明朝,如果中央朝廷还不跟地方势力妥协,不去发动地方上的所有力量,整个王朝都要寿终正寝了。
是一种不得不做的选择,当然也留下了极大的后患。
藩镇独立且各自为政的状态,肯定会影响工商业的发展,影响地方的开发和建设速度,影响朝廷能够调动的力量和资源。
整个国家无法真正团结起来彻底消灭敌人。
而地方藩镇的倒行逆施,当然更加影响地方的发展,但是反过来看的话,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民间的向心力。
藩镇统治区混乱无序,而朝廷治理的地方井井有条,那普通百姓自然更加向往朝廷统治区。
藩镇辖区百姓遭遇了各种麻烦,首先憎恨的当然是藩镇统治者。
如果整个美洲都是朝廷直辖的区域,百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只能想到朝廷了。
这些地方藩镇的存在,实际上有利于朝廷对偏远地方的统治,他们确实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