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几个人,是在大明上了名录,可以领俸禄的官儿。
而其他人,都是这些官儿养的一群“奴才”,在外也是官身,但实际上就是官员找的帮手。
当然,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其他人都算“事业编”,地方自筹资金养活的。
也是因此,地方官府才有了摊派的权利,在正税之外加杂税。
衙门里六房典吏,还有县衙的差役和杂役,就是这种编制人员,主要从事跑腿、缉捕盗贼、收税等苦力工作。
人们常说的“三班差役”,一是皂班,他们穿黑色衣服,主要供知县使役。
其职责包括衙内值堂,在衙门内值班;衙外跟随主官出巡,负责廓清道路,也就是为官员出行开道;仪卫看守,起到警卫作用;在审判时出庭行杖等工作。
二是快班,分为马快、步快两种,他们主要供州县官奔走驱使,是衙门中负责侦缉密探工作的人员。
工作范围为巡夜,传唤、拘捕,并且他们也经常被派往乡下催征赋税。
三是壮班,主要是由身体强壮、有胆艺的人充当。
主要任务为看守衙门、守卫仓库、弹压民众骚乱、护送过境朝廷物资、维持治安秩序等事务。
除了县衙的“三班差役”以外,县儒学、驿站、巡检司等机构也都有各自的杂役人员。
按照魏广德所掌握的情况,此时大明下面各县,小县的差役有数百人,大县甚至上千人。
朝廷自己都知道,单靠下发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