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和大明所有官员一样,都有自己的幕僚班子,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就比如之前考成法和清丈法,其实并非张居正一人完成,而是他起纲并列出要点,有府中幕僚们集思广益完成。
也就是到了最后,才需要他亲自负责确认终稿。
只不过这次,他的第四份奏疏,在张府里就引发了不小的纷争。
张居正的门客、贡生宋尧愈站在张居正的角度,分析了张居正的名气、节义和时局等因素后,认为张居正离职丁忧守制为上策。
持有类似意见的幕僚其实不少,看出张居正目前地位尴尬之人颇多,为此他们在府里和张居正及支持张居正留任的门客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决定张居正去留的不仅是张居正本人,还有来自更高层的意思。
是的,冯保传来了内廷的消息,太后和皇帝希望他继续完成新政,彻底改善朝廷的财政困境。
所以,即便张居正在这个时候对自己所处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但也无能无力。
宋尧愈等人的反对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张居正还是选择了把这第四份奏疏送入宫中。
消息传出,京城官场哗然。
因为“礼”,所以中国古代都把和煦谦让做为美德。
新帝登基,要三请三辞才算完成程序,而首辅请求回乡守制也是一样。
不能说你一请求,皇帝就一口答应,让你离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