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过问洛璇所学所念,亦不再过问熙国政事。
\n
又三月,摄政公主洛久瑶雷霆之怒,早朝时怒斥去岁往南北赈灾或治水的朝臣,后于太和殿召见诸臣,下令贬黜数十人,诛杀二十余人。
\n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臣纷纷上书,书说洛久瑶是借故处置与其敌对的朝臣,进而培养自己的势力,请求洛璇降罪洛久瑶,处置了这位多年垂帘听政,大权独揽的摄政公主。
\n
少帝心慈念及旧情,本只想下旨罚俸轻轻揭过,不想公主权欲熏心不甘于此,竟要对于国有功的沈家动手,遂着人扣押禁足于昭阳宫内。
\n
坊间谣言纷纷,一月后,少帝终于下旨,赐九公主鸩酒一盏。
\n
洛久瑶接到酒盏后,在昭阳殿请见洛璇。
\n
她将青玉国玺与虎符一同交到他的掌心里,猝不及防地,接住了一滴温热的泪水。
\n
少年迷蒙着一双泪眼看她,问她:“姑姑,先生已走了,你能不能不走?”
\n
只要她说不走,他就能立时收回赐酒的旨意。
\n
洛久瑶在他脸上抹了一把,“陛下,多大的人了还哭鼻子?”
\n
少年自知得不到想要的回答,捧着国玺与虎符,缓缓屈膝,朝她跪了跪。
\n
“姑姑,山高水长,此去珍重。”
\n
洛久瑶轻揉了揉他的发顶。
\n
他被沈林教得很好,远比她前世教成的果断心狠模样要好。
\n
唯有一点于帝王身上违和的,就是心肠太软。
\n
但没关系,她此前已尽数为他敲打处置了心术偏颇的异党,此后边关有沈家与唐家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