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作品以多线叙事重构民间记忆,对历史细节的考据颇具匠心,部分章节展现出惊人的叙事密度……”
在顾藻陈词时,石同河的表情正在变得越来越奇妙。
王忠兴数次看向他,似乎在等他发话打断,但石同河终究没有出声。
顾藻的发言和他想的不一样。他本以为,这位青年作家应该机灵点,听出石同河话里的微言大义。
他也是石同河钦点的要他来做这个开场白,可听他的介绍,似乎对《石中火》的评价还很高。
开场就歪了,不符合石老的意思,所以王忠兴频频侧目看石同河。
石同河不动如山。
顾藻接着道:
“王子虚是一位年轻的新人作者。新人作者在驾驭宏大历史题材时,往往会处理稚嫩。
“比如本书,就存在次要人物脸谱化、部分转折依赖巧合等问题。
“但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些问题瑕不掩瑜,即使存在,也并不严重,因为其优点足以大到掩盖缺点。
“无论如何,这个题材和结构,都极具难度和挑战性,是我们国家文学史上,甚至人类文学史上从未有人挑战过的写作方式,对于作者的野心应该肯定……”
“够了。”石同河突然打断顾藻,“现在是介绍环节,你的个人赏析,可以放到后面自由讨论。”
顾藻面无表情地放下材料:“我说完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