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立刻投入到书山文海之中。
和李明瞎混了一天,除了更深入了解这位名义上和实际上的主君,他还得到了意外之喜——
根据流入西市的高昌王宫器物、以及那突厥商人的传言,不难推断出,侯君集治军不严,纵兵劫掠了高昌国。
“那武夫能力虽强,但弱点在于天性贪婪,且浮夸不知遮掩。兵士劫财,根源大概出在他这个主帅身上……”
侯君集和他同为秦王府幕僚出身,对老伙计在前线犯了贪污的老毛病,房玄龄甚是痛心。对他带歪了大唐将士,房相很是愤怒。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老谋深算的房玄龄立刻在“危”中嗅到了“机”——
坐实侯君集的罪名、甚至让他身陷囹圄,对自己和李明是有裨益的。
“陛下一定收到了情报,但现在也没吹出风声,他多半是想把这事压下去。”房玄龄思忖着。
要让陛下护不了犊子,只有在明天的大朝会,当众揭开这个烂疮。
机会不多了。等过几天侯君集凯旋、满朝振奋之时,自己再跳出来瞎逼逼,容易被当庭拖出去。
“光凭坊间流言做不得证据,而军队账簿由随军仓曹编制,经军府审阅,再进入我主管的尚书省。几经粉饰,原样已难以辨认。
“如何能在军队体系之外,找到君集贪腐的蛛丝马迹,让陛下不得不严查……”
房玄龄的大脑飞速运转,一个个机构、一份份文件如走马灯般在眼前浮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