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李振龙
\n
于长安
\n
二〇一六年冬月
\n
(序者系陕西青年书法家、书协会员)
\n
自序
\n
此刻,窗外刚刚下过一场雷雨,外面的世界看似比之前干净了不少,暑气也消退了。这样闷热的夏季,一场及时的雷雨的确是人们所企盼的。不过雨水虽然可以冲刷一时的肮脏,却冲刷不去人类长期以来对大气的污染,修复不了大地上那累累的伤痕。同样,灵魂的蜕变也在这浮躁气息浓郁的城市中不断演绎着;浮躁,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原则和那些处于原则背后最卑微的底线。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因而,我这一部摹写出时代一角的中短篇小说集,也冒天下之大不韪,使用了这个形象的书名——“荒原”——暗示我们处于一个信仰荒芜的时代。
\n
《荒原》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其中一共收录了我自〇八年至今所创作的十篇小说,全书约0万字。在小说人物上,我试图构造出社会各个阶层的缩影。比如,小说中既有富裕的商人,也有讨债的民工;既有功成名就的教授,也有彷徨茫然的学生;既有生活安逸的富二代,也有憨厚朴实的穷小子。在小说主题上,我主要尝试触及人生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比如爱情、理想、现实、等等。《梦月》《最后一杯双皮奶》《离别是甜蜜的伤》与《一克拉眼泪》这四篇小说,涉及我对人生爱情的总体思考,应该说在有些观点上还是比较深入的;《遥望》这篇小说集中体现了我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80后、90后一代处于明显两极分化的社会,其中不乏富二代、官二代,也有大批的平凡人,他们在背景相差很大的条件下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是当今社会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小说只是提出了问题,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小说技巧上,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写作者,我只是以感性的视角记录生活,以理性的眼光透视生活。我并不善于打磨,只是可以把我的小说分为两种创作风格,其一是细腻刻画,其二是粗犷铺叙。至于何处为细腻何处为粗犷,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很容易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