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六皇子暴佂侍陵妃的行动上,家无几个私卫守门护的官员和没落勋贵,遇到六皇子派来的,披着官服的匪类,不是破财,就是破家,从后宅内被强行带出去的姑娘,哭湿了一条街,渐渐的,就有朝官结伴徒步到了宫门口,请愿六皇子出面解释,意图以此举逼六皇子罢手。
百官静坐逼宫,放哪个朝都是大事,是要被史官记录下来,当做帝王失德不仁慈的痕迹,永传后世的,因此,哪个皇帝也不敢真叫百官坐到宫门前。
可这些小朝官们忘了,宫内无主,大位无人,他们就是把宫门前的地跪出坑,坐塌了,也记不到已经死了的皇帝头上,六皇子有恃无恐,继续在京中搜刮财物,以满足荒原王筹备军需的借口,将平日里对他爱搭不理的人家,一气给搅了个人财两空。
凌湙的名声一夜间遭到破坏,哭骂声里有一多半是咒他的,都在责骂他是乱臣贼子,有颠覆朝纲之相,一举抹平了他之前击退凉羌铁骑的功劳。
六皇子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终于胜了一筹,不仅让闻关那边被百官堵门,搅的焦头烂额,更让凌湙这个实权异姓王名声尽毁,一夜尽失人心。
却不知,他所有的行为里,亦有闻关一党的纵容,双方目地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想先将这个威胁巨大的荒原王弄出京。
前者被凌湙要求,以百金赎一户男丁,后者则想趁乱摸鱼,能哄就把人哄出去,不能哄就把人撵出去,反正人绝对不能留在京。
前者用抬高米粮的价格坏荒原王名声,后者却是在手下人作出乱后,从中窥出了时机,一边当好人,在凌湙面前摆出一副马上就能供应粮草的样子,一边又背地里下黑手,对着反抗哭闹不止的人家,说都是荒原王逼的,他们也没办法违抗,毕竟人家手里有兵等言语。
只稍一夜功夫,满京的人口,就都充斥着贬责荒原王,撵他出京的话,书院里的学生,监学里的太学生,以及滞留京内混口饭吃的落地举子,像是找到了功成名就的机遇,只要能在倒荒原王的活动中,一战成名,他们的仕途就不愁了,因此,宁侯府的门前,开始陆陆续续的聚人,全都是穿着学生袍的士子,梗着脖子让凌湙出门给说法。
就是。
他没来之前,京畿一切运转正常,什么都好好的。
结果,他一来,且才来两天,就弄的京畿内百姓口粮紧缩,满城姑娘遭殃。
他就不该上京里来,就该乖乖带了兵去剿匪、平乱,为国捐躯。
宁侯府的府兵、公主府的卫戍,以及凌湙自己带进京的亲卫,一起亮了刀锋,想要逼退这些被情绪挑上头的无知学子,和激进举人,四周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