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根基稳固,不是其他朝代太子,能轻易动摇的。
二来,他推翻建文时,推翻了建文的所有政策,就是想搞一个名正言顺,证明他自己才是老朱的真传,建文已经走上歪路,而除了老朱的这些政策外,老朱最大的坚持是什么?
无非就是对于储君位置的选择上,无论建文多么不争气,他那些儿子又表现的多好,为了有明一朝皇位传递的稳定,老朱这才铁了心选择了建文,甚至到死都在帮建文稳住各个藩王,当然事实上证明老朱也干的很正确,唯一的漏洞,就是建文不那么争气了些。
而朱棣既然要证明自己才是正统,自然在储君位子的选择上,就不能出现动摇,再加上朱高炽虽然身体上有些缺陷,但是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其他的,都无疑要远超朱棣其他的两个儿子的。
也就是朱高煦和朱高燧缺了些心眼儿,否则仔细想就会明白,永乐朝这么多年下来,如果不是朱棣放任,朱高炽能有这么稳固的基本盘。
而朱高燧和朱高煦了?
军队中的威望?
别逗了,跟着老头混,最大的威望就是老头的。
两兄弟顶多也就是个能打仗的,除此之外还能有啥?
看看历史是怎么演他的,朱瞻基登基,朱高煦造反,联系英国公张辅,想让人当内应,张辅反手就将他卖掉,朱瞻基亲征,就对着城门开了几炮,然后劝降书往城里一射,城里的叛军自己就想亲手抓了朱高煦献给朱瞻基,朱高煦得到消息差点没吓死,最终只能被迫投降。
甚至要不是投降的快,悄悄找小路出城,避开了自己的军队,他可能就是被自己的兵绑着去见朱瞻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