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憋闷的难受。
问又不成,不问也不对,阿福只感觉百爪挠心,然后就在这种极为纠结的情绪下,马车已经进了仪凤门。
仪凤门离钟楼不是很远,钟楼鼓楼在古代城市中主要的作用虽说是报时之用,有晨钟暮鼓的说法,但是同时也是祭祀,或者战争来临的时候,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因此一般这样的建筑都会建设在一个城市防御的重要的地方。
而应天城最重要的防御方向无疑就是长江了,无论是之前老朱头和陈友亮打,还是说靖难,主要攻打的方向可以说都是仪凤门这边的一线,这里既是应天城防御最为薄弱的地方,因为算起来,应天城其他方向都会有一面外郭城,就仪凤门这边长江码头直接对应的就是京师城。
但同时这里也应该算是整个应天城防御最为牢固的地方,外以长江护城,内部也有护卫京城安危的大军军营驻扎于此,一但升变,不仅有充足的时间反应,大军也能极短的时间登上城墙。
说实话,在朱瞻基看来,这些反贼把动手的地方选择在这种地方,属实不是什么聪明的做法。
虽然有越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的说法,按照正常的思路来说,如果朱瞻基这边没有提前得知到消息,那么路过这样的地方,肯定会放松心神什么的,看起来确实是个刺杀的好地方。
但是朱瞻基身边有护卫也是毫无疑问的,不说多的,哪怕是朱瞻基身边的护卫打不过这群反贼,只要把时间稍微拖一拖,可能立即驻扎在这边守卫京师的军队,支援立即就能赶到了。
毕竟大明的军队,不可能有人敢在得知朱瞻基遭遇袭击的情况下,敢不去支援。
这样的情况下,刺杀他的能够成功的机会显然是小的可怜的,而就这,还是他没有把自己亲卫军计算进去的情况。
所以说,在朱瞻基看来,这场所谓的刺杀,从一开始看上去,一切都显得很是戏剧,完全就不像是刺杀,反而更像是一场故意来给他送人头的戏码,这也是朱瞻基决定亲自来看看的原因,毕竟人家都要送人头了,总归是得把人家id给记住吧?
作为大明的直隶首府,明面上应天城的统计的常住人口便已经超过百万,实则上根据朱瞻基得来的统计来看,应天城的人数是要超过朝廷统计的人口许多的。
毕竟作为大明的首府,也是天底下最为繁华的地方,更是富家大户最为集中的地方,秘密圈养一些私奴什么的,差不多已经可以说是各家各户约定俗成得规矩了。
当然只要圈养的私奴不超过一定数量,也不演变成像纪纲府邸一样的死侍,皇帝一般也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毕竟让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