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表情缓缓变得僵硬。
从满怀希望到绝望,只有五个字:
“可以做到吗?”
不是朱棣不自信,而是这件事情,他几乎不用去想,就知道根本做不到,哪怕就是把眼前自家大孙子的全部家产加进去,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别的不说,从洪武到建文,再到他永乐,大明宝钞发行了多少,怕是就连户部的案底都已经数不清了。
即使很大一部分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做旧,又或者说是遗失,损坏之类的,但是宝钞在民间的数量最起码也得万万两银子打底。
而这还是一种极为保守的算法,因为之前宝钞贬值,朝廷也有摆烂的意思,曾经干脆就大量印刷过宝钞,而且为了不让这笔烂账落在朝廷头上,朝廷也是下达了各种政策,使的宝钞不再被回收,老百姓手里的宝钞数量绝对不在少数。
朱棣几乎可以想的到,如果他现在开了这个兑换的口子,估计户部一天不到就得直接变空。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朱棣有点不死心的问道。
“没有!”朱瞻基毫不犹豫的就摇了摇头。
虽然他心里其实还有几个办法,比如将大明宝钞的危机直接转嫁到其他的国家头上去,不过这种操作相对来说更加麻烦不说,风险也很大,同时能够承受住大明这种体量的地方,估计也就欧洲勉强可以,但是欧洲距离大明又太遥远,短时间内压根不可能做到这些。
有这段时间,朱瞻基还不如将代金卷进一步优化,到时候直接变成新的宝钞。
“行吧……”朱棣见朱瞻基的表情就知道,大明宝钞估计是没什么希望了,便也没在继续提这件事,而是随手从御案上拿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旨意,直接就给朱瞻基丢了过去道:“这是让你监国的圣旨,本来是打算让你明天就开始监国的,不过看在太孙妃和太孙嫔刚刚生产的份上,给你推后了一天,也就是说,从后天开始,你便是大明的监国太孙!”
“………”朱瞻基接过圣旨,随手打开看了一眼,然后就收了起来,听到自家爷爷的话有些无语,在他看来推后一天和不推后,又有什么区别?
朱瞻基随手将圣旨收好,想了想又道:“对了,爷爷,我昨天听我爹说,您已经打算派遣使者,去质问朝鲜了?”
“是有这么回事!”朱棣看了一眼朱瞻基,点了点头。
“可是……您之前不是说,这件事等我监国之后,让我去办吗?”朱瞻基眨了下眼睛,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爹让你来问我的?”朱棣也不回答,只是瞥了一眼朱瞻基淡淡问道。
“呃……爷爷,您看您这话问的,什么叫我爹让我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