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错的话,这南城别院还是他的吧?
心里一阵腹诽,朱瞻基刚准备告辞,不过又想到了什么,转过身看向朱棣问道:“对了,爷爷,郑和那边有什么消息穿回来吗?”
算算时间,景蒙跟着郑和下西洋也超过一年了,朱瞻基本来以为,自己这次北伐应该耽搁的时间要比下西洋久一些的,不过中途倒是没想到胡善祥和小吴同学居然会一起怀上,因此本来应该还在草原上待上一段时间的朱瞻基也提前回来了。
不过算算时间,大明下西洋的时间虽然长短不定,但是一般短则几个月,长也就一年半载的,这次也就是朱瞻基有任务,让景蒙尝试一下去寻找一下美洲,可能会需要更久一些,但是应该也到了快要回来的时候才对。
但是下西洋的船队毕竟是在大海上飘着,远离陆地,朱瞻基也没办法得到消息,不过朱瞻基倒是相信,自家爷爷这边肯定有渠道能联系到船队,或者说船队肯定有办法能把消息送回大明。
毕竟船队不管怎么在海上漂,肯定也有靠岸补给的时候,西洋各国臣服大明的不在少数,想要通过陆地提前把消息送回大明也不是什么难事。
果然听到朱瞻基的话,朱棣立即就点了点头道:“郑和三天前就让把消息快马加鞭传回了应天。”
“真的?”朱瞻基闻言眼睛一亮,立即有些迫不及待的就追问道:“那爷爷,郑和是怎么说的?”
“想知道?”看到朱瞻基一脸急迫的样子,朱棣得意一笑,故意拿捏道:“我听说你之前给侯显送了一块那什么怀表?就巴掌大一块的那个钟表?”
朱瞻基:“………”他没记错的话,之前自己还没回应天,自家这爷爷就已经下旨要走了商会这边生产的一百座钟表。
钟表本身材质虽然不值钱,但是做工的工艺毕竟摆在那里,想要生产一座合格,计时准确的钟表,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商会那边能够生产合格钟表的工匠,满打满算也不到二十个,这一百座钟表,差不多就需要这二十个工匠大半年的时间了。
导致到现在为止,商会生产的钟表名声虽然一直在大明的上层社会之间流传,但是真正拿到实物的,整个大明加起来都不超过十个,而这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眼前自家这个爷爷的那一道旨意。
朱瞻基也没想到,自家爷爷有了这一百座钟表居然还不满足?
看这样子,明显是又看上了商会那边弄出来的怀表了。
但是……
想到景蒙跟着郑和下西洋的事情,更是极有可能事关美洲,甚至可能景蒙已经带回来橡胶和橡胶种子这件事情,想到现在各项工艺都已经成熟,就差气密性问题的蒸汽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