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户籍人数超过了一千一百万户,大约也就是六千五百万人,相比起建国初年,已经有了一个极大的增长了。
朱允熥就看着老朱说道,“祖父,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人多、地少。现在人都愿意在江南,不愿去北方和荆襄。”
老朱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咱这些年顶着骂名迁民,就是想着要充实一些地方。大好的土地荒废了也可惜,也是怕人多地少。”
江南好啊,大家都知道江南富庶,可是要全都是在江南的话,那就是地少人多了,那就是隐患。
老朱随即感慨说道,“其实这些年仔细想想,荆襄之地这都算不错了,只是百姓依然不愿去。”
那可不,湖北、江西等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些国家存在了,只是那时候被称为‘蛮夷’,被认为是不知礼数等等。
在唐宋之后,这些地方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可是依然没办法改变在很多人眼里,江南才是真正富庶之地的认知。
这也正常,几百年后大家还乐意成为京爷、沪爷呢,地域带来的各种优势确实存在,这也是根本没办法去否认的一些事情。
朱允熥就继续说道,“我真要是做事,肯定是先想着北边和江西、湖北的人得充实起来。”
老朱提醒说道,“云南、四川也别忘了,你说的辽东也得多些百姓。实在不行的话,就是先让军户过去。”
朱允熥立刻开口了,“本来也只能是先想着军户,然后再想着其他人。军户过去有一点好,开垦了田就是给他们先种着,有些军户也该有些田地。”
老朱欲言又止,虽然有屯田卫所的制度,大明的很多卫所也都是尽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