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宋史》《续资治通鉴》:左右欲设墩,谓顾曰:“有旨复平章事。”
《金瓶梅》:那潘金莲放着椅儿不坐,只坐豆青磁凉墩儿。
屁股,是人体用来坐的部位。于是“坐墩儿”(音zo dēr)在四川方言中又演化出屁股的词义。“坐墩儿肉”在四川方言中,则指猪臀肉。
屁股与“墩”扯上了关系,经过演变,“尻子(沟子)”在四川方言又有了“尻(沟)墩子”的说法。
川东、川南部分地区则又把“屁股”称为“箩兜”,如何演变而来,尚未有比较权威的解释。
成都话一度有种说法把屁股称“底盘”(属于小汽车底盘词义的引申),未能广泛传播。李伯清老师的散打评书有说个这个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