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疟疾得到控制,发病率明显降低之后,“打摆子”这一方言词汇,主要词义就更多地用于释义为因寒冷或惊吓而颤抖了。
例句:
1、今天好冷哦,衣裳穿少了,冷的我直打摆子。(寒颤)
2、有些人在看恐怖电影时,会被恐怖音效吓得打摆子。(惊颤)
如今,受普通话影响,“打摆子”已经很少听到了,多被“发抖”“打抖”“瑟瑟发抖”“打哆嗦”等普通话词汇代替,成了一个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