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则继续问孙土:“刚才我们进你院,遇到一卖柴人,他姓甚名谁,也住在闻义里么?”
孙土摇头道:“他叫柴郎,在烂瓦地还要偏东北的地方住,不过这是他自己说的,我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实话。”
“那他常来卖柴么?”
“隔两三天来一次。”
“他卖柴度日的年头有多久?”
孙土:“不到一年。”
谷楷忽然想到一点,柴郎的身高身形,竟和眼前的孙土相仿!刘大要是活着,也和孙土相差不大。
再留在此没有用了,他允许孙土背上厚铺盖和几贯积蓄离家,待到了诏狱进行细审。
刚走出这条窄巷,追踪柴郎的狱吏回来了,浑身湿透,冻得说话都不利索:“那人掉进渠沟里了,没人敢和我一起救人,我水性不佳,只能在他掉下去的边边上找人,可是没找到,他也没飘起来。”
谷楷把身上的钱都给此吏,说道:“你挨家询问,谁家有多余的寒衣,换上,买寒衣时顺便打听瓮匠在瓮里刻字难不难,最好问到有谁擅长这种技巧。闻义里离县署近,你去县署借人手再去捞人,就算死不见尸,也得在周围打捞一遭才能定论。”
买寒衣肯定用不了这么多钱,剩下的大部分钱是用来给县署小吏的,不然这寒冬腊月,谁愿真心出力。
谷楷一行人出来闻义里,没看见另队人,就押着孙土、载着尸体一起去东边的烂瓦地。
烂瓦地可不仅仅是抛破旧陶器、瓦片的地方,还是洛阳城乞儿的会聚地。
“廷尉正——”
正好,此处的狱吏问完线索了,带着乞儿头目一起朝谷楷跑来,禀道:“廷尉正,这乞儿说他在此生活有两年了,没听过、更没见过在瓮腹里刻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