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如果秋雨真的来了,那就是外臣在长安看到的第一场秋雨。”
“是孤疏忽了,你从来没有在长安城看过秋雨。”
禄东赞稍稍低下头。
李承乾道:“这一次可以了。”
闻言,桑布扎有些意外,他连忙行礼道:“谢殿下。”
有士卒递来一盆肉串,李承乾接过木盆,先分给禄东赞与桑布扎,自己拿着一串,余下的都分给了青雀与李绩,李客师。
“青雀,你不要多吃。”
听到皇兄的话语,李泰回道:“皇兄放心。”
李承乾也不顾自己的鱼竿,沿着河道走着,问道:“孤还记得,当初你们吐蕃想要效仿我们大唐,似乎是用了一种计口授田的均田制,想要施行在吐蕃?”
禄东赞点头。
“效用如何?”
见对方又沉默了,李承乾吃完了手中这串羊肉,把木签交到身后的士卒手中,又道:“大相兄何必有这么多顾虑,两国之间走动,交换一些治理经验,不是什么坏事。”
禄东赞迟疑地回道:“太子殿下对吐蕃的政事很好奇吗?”
李承乾点头道:“好奇呀,不只是吐蕃,对这个世间的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好奇。”
禄东赞解释道:“其实施行很困难,吐蕃不像中原,很多牧场都在部族手中,赞普推翻了几个部族,但收效并不大。”
“分配永远是个不均衡的问题,我相信大相兄与我的想法是一样的。”
禄东赞问道:“那殿下是如何做的?”
李承乾道:“说来也是,其实大唐也有很多的问题,在治理上遇到的困境也不少。”
看太子苦恼的神色,禄东赞心中有了些许宽慰,原来都是一样的,在治理方面,面对分配的困境,总是会束手束脚。
“听说你们还招揽了不少吐谷浑人,正想着当初的慕容顺退位之后,吐谷浑绝大部分族人都离开了,都被你们吐蕃接纳了?”
禄东赞摇头道:“并不是这样,赞普给了他们牛羊,让吐蕃征战,天可汗或许不知,当初伏允战败之后,很多的吐谷浑人对大唐还是记恨的。”
“这一点确实是我们没有做好,让你们占了便宜。”
殿下在和禄东赞谈论着治理经验,从当初吐蕃要壮大,松赞干布从治理开始,遇到的种种问题,此刻一一地说着。
太子试图从这些经验中,找到吐蕃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吐蕃起步很晚,松州一战之后,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遇到了这一次大败。
李承乾问道:“之前的矛盾你们没有解决,现在又遇到更大的麻烦,此战大败,松赞干布面对的人心的离散,在许多人看来,你们的赞普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