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济道:“从西域而来。”
“那老师可知棉花养活多少人?”
“这……”来济又道:“老朽专研史学,近来确实在专研棉花,殿下可有赐教?”
小於菟站起身,颇为神气地站起身双手叉腰道:“棉花养活了数十万人,从采摘棉花的西域人,还有运输到关中的人,更有关中纺织作坊内成千上万的工匠,从染布卖布到裁缝,又养活了很多很多人。”
来济点头道:“将来的唐书一定会有棉花的一笔记录。”
老先生身后的三贤也是齐齐点头。
“多谢殿下指点,老朽等人会好好看看的。”
“你们年纪大了,就不用你们去西域看了,让你们的儿子去西域好好看看,看看我们大唐打下的疆土。”
小於菟用命令人的口吻讲着,他的神态与谈吐与当今太子几乎一模一样。
很少有人见过年少时的太子,只有太子身边的几个近臣知晓年幼时的太子是如何。
应该说在主持国事后,这位太子才慢慢被世人熟知,以前虽有东宫太子的传言,可那些都仅仅只是传言罢了。
来济道:“其实殿下还疏忽了一件事。”
本来还很得意的小於菟忽然愣住,他的笑意从脸上消失,问道:“我忽略了什么?”
来济又道:“因棉花产生的一道道市税,还充盈了国库。”
小於菟颔首道:“也对。”
来济接着道:“太子让棉布成为一种平价物,让更多人黔首平民能买得起体面的衣裳,关中的一匹棉布三百钱,可以制衣两件有余。”
小於菟神色多了一些严肃,道:“我竟然没想到这些。”
来济又道:“殿下好学,臣等欣慰。”
“吴皇叔时常说要多想,我知道的。”
“嗯。”
“用饭了!”听到话语声,小於菟快步跑去用饭。
来济还坐在原地,他拿起一册书执笔写下:今皇孙问棉布,后知棉布之深意……
这句话也就被写在了史册上。
小於菟一回来就成了饭桌上的宝贝,但他并不将自己当作宝贝,而是拿着一张饼,一路走一路吃着,似乎在巡视这里的守备情况。
正走着小於菟撞见了一个人。
“呀,这是哪来的小家伙。”徐慧诧异地道。
小於菟抬头看着眼前两个女子道:“我见过你们!”
小武道:“慧儿妹妹,莫要取笑殿下。”
徐慧道:“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走动?”
小於菟抬首不服气道:“我想起来了,你们是姑姑的弟子。”
小武看这个皇孙颇为志得意满的模样,捂嘴轻笑道:“吃饼时不要走路。”
小於菟倒不在意,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