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着随身携带的干粮就着水喝下,火光在夜里点亮,泰山的夜里还有些凉,而且还下着雨,众人纷纷收紧衣衫。
李承乾先是看了看李慎与李治没有大碍,再给薛万备递上水囊,道:“辛苦你了,背着他登山。”
“末将不辛苦。”
李承乾坐下来,听着雨水落在林间的沙沙声,又道:“这孩子总是这样,心气很高。”
薛万备嘴里嚼着饼,道:“小殿下心气高也好,身为皇子自然是要与我们不同的。”
李承乾道:“他的确是个有志向的孩子。”
“嗯。”
这一路登山而来,只有太子殿下的状况最好,如岑文本这般的年迈老臣已是走不动了,之后的山路能走几步是几步,登不上也不用再勉强了。
一夜过去,众人安静地休息着,天亮的时候,山林中传来了悦耳的鸟鸣声。
一行人再一次朝着泰山登上进发,这一路上众人比刚开始登山的时候轻松了许多。
李世民放慢了脚步,与几个朝臣有说有笑讲着话,这段路没有这么陡峭,众人也轻松了很多。
当路过一处古老的石门,礼官介绍道:“此乃当年汉武帝禅山时留下的。”
李承乾看着这座古老的石门,石门的上方有一角已脱了,问道:“可以在这里修建新的石门吗?”
“回殿下,待陛下封禅之后,便可以。”
当年汉武帝前后五次登临泰山,这里有不少的遗迹也都是汉武帝留下的。
或许是汉武帝刘彻对骊山有着别样的感情。
众人来到了一处山顶,在这里有祭祀的祭坛,从远处看去,一路蜿蜒而上还有路,沿途已有旗帜招展立在两侧,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里并不是泰山之顶,还要再越过几座山头。
皇帝需要在这里进行祭祀,并且再一次登山。
休息一个时辰之后,众人继续动身,沿途留下来的人越来越多,跟在身后的人越来越少。
小於菟趴在了薛万备的背上,只剩下了呼吸的力气。
山风吹过,衣衫也在猎猎作响。
直到次日夜里,距离泰山之顶就剩下了最后一段路,抬头看见已有礼官在石阶上忙碌,他们用树枝清扫地面,再用水将石阶洗干净,等候着皇帝封禅泰山。
李治与李慎躺在了石阶上用力呼吸着,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后背湿了一大片。
李绩还穿着甲胄,不过也很疲惫。
薛万备将小於菟放下了之后,也坐在了地上。
李承乾扶着父皇再一次坐下来,见父皇只是安静望着泰山顶上,沉默不言。
眼下就剩下了这几个人,回头看去能够见到来时的山路上,三三两两的朝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