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孤的孩子。”
老人家笑呵呵道:“好精神的孩子。”
小於菟双手叉腰道:“等我当了太子,我就让你们人人都穿好衣裳,吃好肉。”
一众乡民忽然笑了。
李承乾抱起这个小子,道:“让诸位见笑了。”
人们的目光都颇有善意地打量这位极为神气的小孩子,李承乾抱着孩子走上了车驾。
呜呜泱泱的洛阳乡民再一次跪拜行礼。
当李绩朗声呼喊军令,马蹄声响起,皇帝的车驾便一路朝着长安方向而去了。
当马车行进了一段路,李承乾再回头看去,乡民们皆已散去。
车驾内,小於菟在爹娘面前低着头。
宁儿与苏婉坐在一起,十分忧愁地看着这个小子。
苏婉沉声道:“你往后不许到处宣扬要当太子的话语。”
小於菟坐在小板凳上,不住点头。
苏婉接着道:“也不要到处宣扬你登上泰山的事。”
“可孩儿就是登上泰山了。”
苏婉苦恼地用手扶着额头,又沉声道:“你是靠着自己登上泰山的吗?”
“薛将军背我上去的。”
“那好,你现在还觉得足够自傲吗?”
“不能。”
苏婉语气严厉道:“也不许再宣扬要当太子的言语。”
小於菟低声道:“那是要让孩儿微而显,婉而辨?”
苏婉又道:“老先生教你这般用春秋中的话语吗?”
“孩儿不懂。”
苏婉欲言又止……
李承乾安静地听着妻子教导孩子的言语,苏婉是士族门第,因此她的学识十分了得,於菟的起点很高,他如今才七岁就已开始读春秋,读论语,或者是汉书。
虽说有些字他还认不全,写起来也写不好,但这不妨碍他的起点比寻常人都要高。
任由妻子教导着儿子,李承乾笑着始终没有言语。
听苏婉教导孩子还能引经据典,确实很有意思,就眼下她说到了曲突徙薪,可以联系到汉时光武皇帝刘秀的谦逊品行。
再说到刘秀如何打败王莽,推行度田令,打压地方豪绅以及缓冲土地兼并的种种缘由。
於菟得到的种种教诲,多是来自苏婉,或者是文翰四贤。
将来他还会有其他的老师。
相比于自己,李承乾忽然觉得这个孩子受到的多是一些古典文学的影响。
尽管自己这位储君自小也有房相与舅爷教导,或者是李纲,这位早年过世,算是素未谋面的老师。
路过潼关之后,夜空又下起了秋雨,秋雨淅淅沥沥落在远处的田地里与河水里。
这一次车驾走得并不慢,爷爷与舅爷在车驾内坐得并不舒服,但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